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雅安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的通知》(〔2024〕—4号)要求,市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本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现将有关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
(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代市政府起草《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的通知》,并经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指出按照全市产业总体布局,细化形成以“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为架构的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着力加快构建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重点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清洁能源开发有序推进,汉源光伏发电项目部分建成投运;老鹰岩二级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建设;老鹰岩一级水电站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芦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输送网络更趋完善,甘孜~天府南~成都东1000千伏输变电工程、石棉至下坪220千伏断面加强工程、雨城将军坡110千伏升压站扩建工程等项目建成投运。有序推进电能替代项目实施,雅安市蒙竹雪芽茶业有限公司、四川德益茶业有限公司及四川雅安景祐茶业有限公司等5个电能替代项目已建成投运并纳入电能替代交易名单,享受相应的电价优惠政策。
(三)贯彻落实环保产业政策。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排查,建立动态调整项目台账,严禁违规新上“两高一低”项目,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对全市7个存量“两高”项目能耗情况、前期手续情况摸底排查。持续提升节能管理能力,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口,2024年度1个项目取得省级节能审查批复,市县两级批复24个项目节能审查。
(四)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按季度开展节能形势分析,组织开展2023年度县(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对能耗强度指标落后地区提出工作建议。开展“两高”项目清理整治攻坚行动,对全市7个存量“两高”项目能耗情况、前期手续情况摸底排查。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建立50000吨标准煤(等价值)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档案。
(五)组织实施“双碳”行动。积极对接国、省层面指导意见和政策体系,在前期印发的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方案等系列文件基础上,出台《雅安市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雅安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等专项实施方案,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印发《雅安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4年工作要点》,安排部署年度具体任务。
(六)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切实抓好省、市电价政策,对水泥、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对钢铁行业实行差别电价、阶梯电价;转发实施《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1〕388号),明确对电解铝行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印发《关于转发〈关于加大整治力度对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实用电量执行差别电价的通知〉的通知》(雅发改价格〔2022〕24号)、《关于印发〈雅安市加大整治力度对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实用电量执行差别电价操作细则〉的通知》(雅发改价格〔2022〕32号),明确对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实用电量实行差别电价,并结合雅安实际,形成操作细则。
(七)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实施《四川省“十四五”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规划》《四川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四川省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实施方案》,建立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库,积极组织环资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等申报。2024年,6个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共计9640万元,3个环保项目获得专项债支持、共发行6400万元。推动雅安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置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启动汉源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工作。
(八)开展环保信用评价。通过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并在信用中国(四川雅安)网站“信息公示”栏设置“生态环保领域信息公示”专栏,将归集的企业环境评价信用信息进行公示,截至目前,已动态更新环保诚信企业、环保良好企业377家,环保不良企业5家。印发《雅安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奖惩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信用联合奖惩工作的函》,将奖惩对象信息及时推送给有关部门,依法实施信用奖惩措施,并结合信用评价结果,分级分类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九)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抓好《岷江流域第二轮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岷江流域第二轮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雅安市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贯彻落实,2024年全市争取到位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7913万元。探索生态补偿新路径,宝兴县在全省率先设立“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促进局”,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生态银行”试点基地,探索林权入股、委托管理、林地租赁、林权转包、林权赎买“五大”合作模式,成功签约林地300余亩,带动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出台《宝兴县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实施细则》《雨城区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实施细则》,推动宝兴县成为全省首批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致害保险补偿试点县。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动“一区”建设取得更大进展。紧扣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围绕“一基地、一平台、一走廊”建设,持续深化与川藏铁路沿线城市合作,完善协作机制,推进甘雅产业园区加快成势,打造跨行政区“飞地经济”新模式,重点支持明阳新能源项目、中国水电四局(雅安)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川藏铁路名山站货场及配套专用线等项目建设,初步建成川藏物流(商贸)产业园。
(二)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实施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探索建立市、县两级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库。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四川天全经济开发区、四川芦山经济开发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
(三)高效做好要素保障。用好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抓项目兴产业要素保障等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持续巩固抓项目兴产业要素保障机制成果,健全市级层面“要素保障池”,定期评估更新拟签约、拟开工、已开工项目“三张清单”,推动资源要素向关键领域、优质项目集中。推动老鹰岩一级水电站开工建设,加快老鹰岩二级水电站、汉源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芦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保障能源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整合拓展雅安经开区、成雅工业园区等现有开发区范围和功能,推动设立四川雅安雨城经济开发区。
雅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1月21日